忆古抚今 品廉修德
——第49期中青班学员到叶县县衙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2日


为增强中青年干部的廉洁意识,教育引导学员保持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0月15日下午,市委党校第49期中青班全体学员到叶县县衙廉政教育基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中国现存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穿过县衙正门,来到大堂前,院落中的“戒石铭座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县衙内唯一一座碑式官箴,正面书“公生明”三个大字,背面是曾任叶县县尉黄庭坚书写的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1067年,年仅22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任叶县县尉,书箴以明志,表达了作为地方父母官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的情操和志向。

沿着中轴线,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大堂主体采用“天沟罗锅椽勾连搭”连接的作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孤品,是现存县衙中唯一有卷棚的建筑,上面悬挂“明镜高悬”的匾额,警示官员要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无私。二堂屏门上方有“清慎勤”金字大匾,出自宋代吕本中的《官箴》中,寓意为官之人,唯有清、慎、勤,才可以保禄位、远耻辱。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对此推崇备至,亲笔御书,敕令悬挂于全国各府、州、县。三堂又称“知县廨”,匾额“清如镜水”是知县审理密案、“花案”、处理日常公务和临时休息的场所。

沿两边走廊,两侧各展示着明朝时期宋濂、方克勤、于谦、海瑞等十余位廉吏石刻画像及其勤政廉政事迹。县衙内设立有虚受堂和思补斋,是知县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时,反思自己对得到的恩赐和荣誉是否受之有愧的场所。思补斋楹联则更注重文化思想,“孔子乃至圣先师,每日犹洁身三自省;吾侪本无名后学,时刻须补过多反思。”……一幅幅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的廉政楹联所折射出的警示教育意义,时刻提醒着党员干部要清正廉明、光明磊落。

接下来,我们又陆续参观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四个展厅。“知古鉴今”厅介绍我国古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演变、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所发起的反贪风暴和明初的反腐大案,也为当今反腐倡廉提供了借鉴。“激浊扬清”厅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焦裕禄、史来贺、杨善洲等廉洁勤政先进人物事迹。“刑上大夫”罗列了建国以来发生的典型贪腐案例和腐败分子身陷囹圄时的深深忏悔。“退思省身”讲述职务犯罪对社会、事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县衙实地教学结束后,全体学员就近来到叶县九龙街道办事处,实地考察该办事处的廉情监督工作。叶县近年创新监督模式,建设了县廉情监督网,覆盖全县乡镇、办事处,实现了对民生资金、脱贫攻坚、“十权同确”、清产核资和村级财务等方面的实时监督,构建了“一员一网一平台”工作机制,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县乡两级在村务监督、矛盾化解、乡村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实际、富有时代特点的方法和制度。

一下午的实地现场教学,让我们充分感受了这座兴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的古老县衙浓厚的“衙署文化”气息。大家通过深入了解了县衙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衙内一副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的廉政文化楹联,纷纷表示,这一次净化思想、荡涤灵魂、自我警醒的现场教学,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和廉政意识,做一名肯办事、办成事、不出事的廉洁干部,不断为全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助力加油。(供稿:学管科)


供稿:学管科

Copyright ©2017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豫ICP备17005260号-1
主办单位: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龙翔大道与长安大道交叉口向西800米路北;邮编:467000;电话:0375-2661123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61号